選配原則 為了獲得預期的攝像效果,在選配鏡頭時,應著重注意六個基本要素: A)被攝物體的大小 B)被攝物體的細節尺寸 C)物距 D)焦距 E)CCD 攝像機靶面的尺寸 F)鏡頭及攝像系統的分辨率
操作步驟:
* 移開鏡頭防尖裝置,連接上鏡頭。 * 如果使用CS 鏡頭,請降下C 圈(5mm),然后鎖住CS 鏡頭裝置。 * C 型鏡頭可直接安裝使用。 * 連接視頻輸出(BNC)至監視器或其它設備。 * 插上DC12V 電源/AC220V * 檢查LED 是否亮。 * 當圖像一旦模糊時,請調整鏡頭焦距。
如何選擇 鏡頭光圈分手動和自動兩種。以往由于攝像機的使用在室外或其它特殊場合等緣故,所以較多選用自動光圈鏡頭。 雖然自動光圈鏡頭對監控點的光線變化適應性較強,但其價格也明顯高于相同焦距的手動定焦鏡頭。而現在大多數的攝像機都有電子快門,室內的光源也較為穩定,因此,建議在室內情況下,采用手動光圈鏡頭即可;現在市場上用的自動光圈鏡頭分為二大類:a.電源驅動自動光圈鏡頭;b.視頻驅動自動光圈鏡頭。電源驅動自動光圈鏡頭是通過四根線控制鏡頭的,其中兩根為DC12V 電源來驅動鏡頭中的馬達,另兩根控制線通過鏡頭內的光感應點感應外部光源的照度來控制光圈的大小;視頻驅動自動光圈鏡頭則是通過三根線來控制鏡頭的,其中一根為視頻觸發信號來起動光圈,并控制光圈大小,另二根為DC12V 電源線驅動電機馬達。目前市場上大多黑白或彩色攝像機可以兼容二種自動光圈鏡頭鏡頭。但當監控點在室外時,應采用帶自動光圈的鏡頭,因為室外的光線的動態范圍變化較大,夏日陽光下環境照度達50000Lx-100000Lx;夜間路燈時僅為10Lx,變化幅度相當大。在這種情況下攝像機無論是否具有自動調整靈敏度功能即通過攝像機本身的電子快門已不可能適應這么寬的照度范圍,也就無法達到控制圖像效果的作用。
詳細選擇說明 攝像機鏡頭是視頻監視系統的最關鍵設備,它的質量(指標)優劣直接影響攝像機的整機指標,因此,攝像機鏡頭的選擇是否恰當既關系到系統質量,又關系到工程造價。 鏡頭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如果沒有晶狀體,人眼看不到任何物體;如果沒有鏡頭,那么攝像頭所輸出的圖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沒有清晰的圖像輸出,這與我們家用攝像機和照相機的原理是一致的。 當人眼的肌肉無法將晶狀體拉伸至正常位置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近視眼,眼前的景物就變得模糊不清;攝像頭與鏡頭的配合也有類似現象,當圖像變得不清楚時,可以調整攝像頭的后焦點,改變CCD 芯片與鏡頭基準面的距離(相當于調整人眼晶狀體的位置),可以將模糊的圖像變得清晰。 由此可見,鏡頭在閉路監控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要經常與鏡頭打交道:設計人員要根據物距、成像大小計算鏡頭焦距,施工人員經常進行現場調試,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鏡頭調整到最佳狀態。
|